认识被动收入,打造财富自由梦想!

你的收入怎么来的?主动收入 vs 被动收入

在讨论财富自由之前,我们先来谈谈「主动收入」与「被动收入」的概念,因为它们可是达成财富自由的关键!

 

什么是「主动收入」呢?就是必须持续付出劳动才能得到的收入。有做才有钱,没做就没钱的收入来源,这是大部分人最熟悉赚钱方式,也是你每天得早早踏出家门的原因–以时间换取金钱的上班人生,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主动花费你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。而就算你的主动收入非常丰厚,还是会有风险,例如当遇上经济不景气,公司大裁员、当生老病死包围我们的时候,肯定是无法正常的投入产出的,而一旦停止上班,当然也就没了收入来源,此时如果没有预留的财产供紧急使用,家庭生活状况一定会出问题。

 

投资金融商品、房产收租等方式,都能是被动收入的来源。增加被动收入方法有很多种,每一种都不容易达成,天底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,增加被动收入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。

 

 

再更深入的讨论,你现在的支出,有没有办法创造未来的被动收入?例如为了经营自己的部落格,而参加写作课;主动利用周末参加讲座,学习如何成为一位成功的投资人,那参加课程、讲座的费用都是在投资未来的被动收入。甚至你也应该思考,目前的工作是否有办法帮助你未来能拥有持续且稳定的被动收入,如果可以话恭喜你,请持续不断的学习;反之,你应该思考还能从哪里获取资源使脑袋进步。

 

真正的自由,来自财富自由

当你建立了被动收入,就是达到财富自由了吗?不全然是。财务自由的意思是,当你的「被动收入」大于「生活必需的开销」,意即只靠被动收入不需上班,就能够支撑你的日常生活所需。

 

 

所以,财务自由并不是让你变得非常有钱可以到处挥霍,而是让你不需要被工作绑住、不需要对生活低头,如果真要工作,也是你自己「选择」的而不是「被迫」的,这样就是真正拥有时间,能自由运用在对自己有意义的事物上,才更有可能进一步去花更多时间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与丰满,这就是财富自由的意义。如果你也想要达到财富自由,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打造!

8 种 「门槛低、回报高」 的被动收入

1. 投资公司成长稳定、殖利率高的股票

选择股票时,许多专家建议购入高股息的股票。高息股指的是业务稳定,殖利率较吸引人的股票。其实,市场里有不少愿意派高息的股票,可以从中选择一些公司发展较为稳定的公司。

这类业务稳定、殖利率高的公司,优点是能不受经济因素影响,年年都可以配息,如果每一年都有一定程度的股息收入,便可以帮我们抵销通货膨胀,为我们的投资增值。如果股票能够升值的话,更是额外的收益。至于如何在上千档标的中找出获利稳健、稳定配息的公司?选择「绩优龙头股」,并切记「分散产业」,留意「低本益比、高殖利率」的股票,便是投资股票获取被动收入的关键。

2. 投资指数基金(ETF)

ETF(指数基金)是一种可以在股票交易所被买卖的基金,它根据指数的规则决定权重,分散投资在大量的标的上,交易方便,费用低廉,一次可以用小资金就持有大量的投资标的。ETF 和股票一样有很多,想要被动投资该怎么选?在台湾常听到的 0050ETF,就是持有台湾规模最大的 50 档企业股票,包含台积电、鸿海、中华电等;而在国外例如 IVV、VOO、VTI 这些 ETF 则是投资全美国市场的 ETF,规模比台股大至少 20 倍以上。选择关键在于分散投资。以投资指数基金来说,投资整个国家,会比投资单一产业来得分散,也比较没有景气循环的问题。

3. 买入债券

相较股票,债券的波动相对较小且具备稳定现金流。不少投资初学者需要兼顾家庭与职场,没有时间一直去盯市场变化,便适合投入波动较低的商品来当核心部位,这样生活预算也比较好规划。除此之外,债券会定期配息,而这些称为「票息」的款项通常每年派发两次,对寻求稳定收益来源的投资者来说,债券票息非常吸引人。而且,在购买债券的规则里,是承诺偿还本金的,虽然债市可能会反覆波动,但债券发行人在合约上已同意于债券到期时需偿还本金,投资股票便没有这个优点。至于如何挑选债券呢?「流动性」是非常重要的指标,秉持「西瓜偎大边」的原则,可以选择规模大一点的,便能享受管理费较低的优势。

4. 创造能自动化的公司或投资中小企业

创业,目标就是创造现金流,尤其是创造被动收入,并且让事业本身可以被买卖。如何创造并没有标准答案,每个人适合的做法不同。若是你本身并非创业专长,可以找一个有系统的连锁事业加入;或是找到有创业专长的伙伴投资自己,贡献自己的专长,并找专家协助解决问题,是提高成功率的基本法则。较简单的例子是夹娃娃机店、自助洗衣店、洗车场、电话亭 KTV 等。不过这种被动收入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才有办法开始。首先是租金,再来还有设备,这类型的被动收入来源由资金较为雄厚的对象来操作比较适合,初学者较不推荐。

5. 创作者型被动收入(版税、专利)

创作者行被动收入是指作为某些事物的创作者,透过该事物持续获得收入,主要有版税以及专利费。版税方面,常见的有书籍、音乐、相片等等,创作者创作出作品,再和出版社和相关公司等签约并发行后,就能获得持续性的版税收入,然而收入的高低完全由市场决定。而专利费,则主要是某方面的发明,至于收入多寡,由其科学和市场价值而定。如果你喜欢写文章,或是有特殊专业,可以把所知、所学的内容集结成一本书出版赚版税,一次写作之后,即使不用做什么,只要有人购买,抽成到的版税都是被动收入。不过出书本身并不难,难的是找到买帐的消费者,这种被动收入,主要是依市场价值而定。

6. 经营 Youtube 频道(广告分润)

要透过经营 Youtube 频道赚取被动收入,首先需达到两个门槛:过去 12 个月内的有效公开观看时数超过 4000 小时、以及频道订阅人数超过 1000 人。而说到经营 Youtube 频道能赚取的被动收入,最多人会想到的便是广告分润,透过多媒体广告、重叠广告和影片广告赚取广告收益。除此之外,会员制、商品专区、YouTube Premium 收益和厂商业配也都是被动收入的来源。会员制指频道会员只要定期支付月费,就能享有为会员提供的特殊奖励,许多网红或是偶像明星的频道都有设置此功能。

商品专区则是指 Youtube 粉丝可浏览及选购你在商品页面中呈现的官方品牌商品。至于 YouTube Premium 收益则是近期推出的服务,如果订阅 YouTube Premium 的观众观看了影片的内容,影片发布者就能获得订阅费用分润。Youtube 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影音平台,如果你的影片也能搭上这个高流量的顺风车,那么就会为你的网路事业带来不少的收益,这些收益都属于被动收入,累积愈多影片,收入愈多。

7. 创建部落格(个人品牌)

大多数投资类的方法都需要充足的资金,例如前文提到的股票或是洗衣店。这些虽然可以贷款,可是提高杠杆风险也比较大,并不适用所有人,尤其是没有承受风险能力的人。然而,“创建部落格”便是一个“零成本”、资金不需要太多的被动收入来源。

部落格网站,就像是传统生意的店面,可以带来人流,差别在于网路上的流量起步成本更低,但需要好的内容累积与大量的曝光才会慢慢有流量,因此初期建立好的内容是重点,也可以开设 FB 粉专来辅助。再来,选择一个你擅长的专业或者兴趣,开始写作。这个主题必须是你关心的,因为只有你关心的主题才有可能做得比别人好一点。另外有兴趣的主题也有机会做得比较久,即使前期没收入也不影响你的热情。

最后,是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,并累积流量。开始写部落格之后你会发现,自己原有的知识量是不够的,这时就需要提升专业能力。专业能力包含两方面,一块是你写作的主题,一块是网站经营与社群行销,深化自己的专业程度,并且可以去免费申请 Google AdSense 挂几个广告在网站上。

至于如何将流量变现?有两种大方向:一是厂商合作,透过联盟行销、广告版位购买、代言等方式去得到分润;二是销售产品或服务,直接提供销售产品给你的读者,产品或服务根据你的客群决定,关键是你要提供足够的价值,针对客户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,才有可能收到相对应的钱。

8. 线上课程
最后介绍的是线上课程,是落实知识变现、被动收入的最佳范例之一。不仅直接让你将粉丝学生带着走,目前线上课程在市场上的定价更高过部落格、联盟行销的收入 5 到 30 倍以上!线上课程就像是一个能够提供你大展身手的网路舞台,不但搭上了后疫情时代掀起的线上学习需求高峰,而且还能结合募资行销,创造获利最大化!举例而言,一味补习班老师对于高中历史知识及教学内容非常通透,再怎么厉害一个学期最多也只能开三个班,学生人数达到约 300 人次;但制作成线上课程放上网路课程平台贩售,不仅课程定价多从数千元起跳,加上没有教室地点及开课时间的局限,受众更能触及到全台湾数以万计的高中生,以及接下来每个年度的国中生,有庞大且源源不绝的潜在受众!

而在行销规划设计上,甚至可以在课程制作前就先进行首波的预购募资宣传,让作者尚未开课就能先拿到一笔资金再投入备课,同时还能测试市场水温,待正式开课时再度宣传一波!如此加上后续课程销售所带来的回馈效应,可说是一层层推波助澜,绝对是值得投入的被动收入系统!

然而,被动收入并不意味着是永久性的收入。部分被动收入的项目可能持续 3~5 年的时间,会因为一些因素而终止消失。像夹娃娃机店、自助洗衣店这类型的,若房东要收回房子拿去卖,就停止了这项收入来源。另外,被动收入并非一次性的整笔支付,而是随着时间的延续每个月不断带来现金流。不过总而言之,任何收入都并非完全不用花时间去维护,完全 100% 的被动,对于任何收入来源,你都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来维护它使它正常运作,有时候这些工作非常容易,但还是需要花些时间和精力!

Comment(No Comments)
验证码
Loading...